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梅英指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绿色能源转型的道路上,两国既是理念相通的伙伴,更是行动相向的同行者。作为中国首都,北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践行全球气候治理承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城市基因。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是北京市能源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域,已构建起政策支持精准、创新生态完善、市场机遇丰富的合作平台,希望更多能源企业走进北京,走进“能源谷”,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共同开创绿色能源的未来。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能源规划与工程设计研究所副所长于子淇带来了《构建绿色智慧综合能源体系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分享,于子淇深入剖析了当前能源领域的关键问题,指出全球城市与建筑的能源消耗在能源消耗总量中占比高达约3/4,而建筑能耗大多源于化石燃料。就中国而言,当前建筑运行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8%。因此,实现建筑用能的可再生能源替代,成为建筑领域节能减排、转变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的核心任务。而建立区域综合能源体系,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城市提供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是达成“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
电机组自主设计、研发、制造、安装、调试、运行能力,施工安装、运维船舶等装备环节不断补强。此外,中国风电
在圆桌会议环节,来自中国和日本的6位企业家聚焦“如何建立起高效、多元、智慧的综合能源体系,展示在先进能源领域的引领示范?”这一关键话题,结合各自所在领域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在能源领域,技术创新与综合利用是实现高效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在海上能源方面,要着重开发深远海风电资源,利用漂浮式风电技术推动海洋综合能源和海洋经济融合;在建筑能源领域,需调整建筑运营周期的能源消费结构,推广热泵技术并促进其与其他能源耦合,同时借助智能自控及 AI 技术优化建筑楼宇的暖通系统,实现室内环境舒适与能源高效利用的平衡,最终达成节能降碳的目标。
政策赋能
能源谷创新活力绽放
会上,昌平区政协副主席、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园管委会)创新发展与人才工作处副处长鲍志华对昌平区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政策进行详尽解读。昌平区在能源领域,相继出台了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政策,加快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培育发展促进氢能和能源互联网发展等产业政策措施30余项以及让各类人才在未来科学城安居乐业的“昌聚工程”等人才政策。今年还将出台支持新型储能发展政策。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20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