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时间:2024-02-12
作者:
来源:
【
机床商务网栏目 市场分析】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机械工业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攻坚克难、拼搏进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定增长,为拉动制造业乃至全国工业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2024年,机械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全年经济运行仍有望保持稳中有进的总体态势。
一、2023年行业运行基本特点 2023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虽经历波动起伏,但运行态势总体向好。受对比基数影响,主要指标一季度增速较低,二季度增速较高,三季度增速放缓,但随着一批稳定经济政策措施的集中出台与落实,四季度行业运行再度回稳向好,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增长。
(一)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 截至2023年末,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12.1万家,较上年增加1万家,占全国工业的25%,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资产总计达36万亿元,同比增长9.9%,占全国工业的21.5%,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二)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工业 2023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增速4.1和3.7个百分点。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全部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汽车起到突出带动作用,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12.9%和13%;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增加值增速较低,分别为2%、3.6%和3.3%。
(三)产品产销形势分化 2023年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产销形势延续上年分化走势,产量增减的产品数量各占一半左右。重点监测的120种主要产品中,61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比50.8%;59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占比49.2%。
重点产品产销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乘用车和商用车均实现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950万辆左右,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升至31.6%,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二是电工电器继续保持增长,发
工程机械依然低迷,挖掘机、装载机销量分别下降25.4%和15.8%。五是农机产品持续低迷,大、中型拖拉机、饲料生产专用设备产量分别下降1.9%、9.1%和21.2%。
(四)效益指标增长稳定 2023年机械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9.8万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利润总额近1.8万亿元,同比增长4.1%。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比全国工业高5.7个和6.4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2.3%和22.8%,较上年分别提高1.2和1.4个百分点。
(五)投资增速总体高位 2023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持续高速增长,对拉动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汽车、电气机械投资高速增长,增速分别为19.4%、32.2%,特别是电气机械连续两年增速始终高于32%;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投资增速分别为4.8%、10.4%和14.4%。五大行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除通用设备外均高于全国工业(9.0%)和制造业(6.5%)平均水平。
(六)外贸稳中有升再创新高 2023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贸易表现低迷,外需疲弱带来出口增长压力,但我国机械工业顶住多重压力,对外贸易稳中有升再创新高,彰显了强劲韧性和国际竞争力。据海关统计数据汇总,2023年机械工业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7%,连续第三年超过万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8.3%。其中,进口额3045.1亿美元,同比下降7.6%,占全国外贸进口额的11.9%;出口额7830.2亿美元,同比增长5.8%,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3.2%;实现贸易顺差47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6.6%,占全国货物贸易顺差的58.1%。机械工业外贸总额、出口额、贸易顺差规模均再创历史新高。
(七)行业运行处于景气区间 机械工业景气指数涵盖生产、投资、外贸、经济效益等多个维度,综合反映机械工业的运行情况。受上年基数影响,2023年机械工业景气指数总体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态势,上半年低开高走,5月份升至年内最高点,此后逐月回落趋稳,12月份回稳至105.5,全年各月份机械工业景气指数均位于景气区间。
二、行业发展中的亮点 2023年机械工业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战新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近年来战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为机械工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3年机械工业战新产业相关行业合计营业收入24.2万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利润总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机械工业总体分别高1.0和2.9个百分点;占机械工业的比重分别为81.3%和81.0%,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7和2.2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等战新产业主要指标增速均明显高于机械工业总体水平,成为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新龙头。
(二)绿色发展新动能加速培育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机械工业绿色化发展持续发力。行业企业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绿色工艺、打造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清洁能源装备快速发展。2023年机械工业能源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7%和18.5%,分别高于机械工业总体2.9和14.4个百分点。全年发电机组产量增长28.5%,其中风电机组贡献率超过60%;光伏电池产量连续14个月增速超过40%;2023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4.5亿千瓦,占比超过总装机的一半,历史性地超过了火电。清洁能源装备大型化发展稳步推进,三一重能发布全球最大15兆瓦陆上风电机组、东方电气下线18兆瓦海上直驱风电机组、明阳智能推出22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工程机械动力电气化、氢能化转型提速,全年电动装载机销量达3595台,徐工、三一、中联重科、太重等企业加速布局氢能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在氢燃料电池、储氢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氢能挖掘机、氢能装载机、氢能搅拌车、氢能矿卡等多种氢能工程机械产品实现交付使用,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三)创新引领重大装备稳步推进 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23年末,机械工业挂牌运行和批准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共计260家,比上年底增加8家。铁建重工、宁德时代、恒立液压等3家机械企业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电力装备、海工装备、石化装备、成套设备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一系列重大技术装备投入使用。三代核电自主化成果“国和一号”实现整机100%国产化能力;特变电工自主研发的世界容量最大110千伏级智能型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