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提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为行业自律组织,主要职责是接受政府委托,负责对行业及市场进行统计和研究,为会员单位提供公共服务,并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等。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为行业自律组织,主要职责是接受政府委托,负责对行业及市场进行统计和研究,为会员单位提供公共服务,并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等。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序号 |
时间 |
产业政策 |
主要内容 |
1 |
2006年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
重点开发安全可靠的先进电力输配技术,实现大容量、远距离、高效率的电力输配;重点研究开发冶金、化工等流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主要高耗能领域的节能技术与装备。 |
2 |
2010年 |
《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和《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 |
在中国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包括7个技术领域、28个技术专题和137项关键设备的研制规划。该规划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制状况,针对“已有设备”、“在研设备”和“待研设备”,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策略,制定了每一类设备的研制内容、研制目标和研制计划,为输变电设备和无功补偿装置的技术升级带来了机遇。 |
3 |
2011年 |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 |
将行业涵盖的“电网输送及安全保障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及变流装置”列入我国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将优先发展大型变压器、直流换流变压器、开关设备和电抗器、无功补偿设备、柔性输电系统及设备、变电站及电气设备的智能化、电子式互感器及核心元器件、新型动态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装置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 |
4 |
2013年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 |
鼓励类项目包含“电网改造与建设”、“输变电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应用”、“降低输、变、配电损耗技术开发与应用”等电力行业项目、“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等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行业项目、“高压真空元件及开关设备,智能化中压开关元件及成套设备,使用环保型中压气体的绝缘开关柜,智能型(可通信)低压电器,非晶合金、卷铁心等节能配电变压器”等机械行业项目。 |
5 |
2015年 |
《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 |
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大电力“走出去”力度,积极开拓有关国家火电和水电市场,鼓励以多种方式参与重大电力项目合作,扩大国产火电、水电装备和技术出口规模。积极参与有关国家风电、太阳能光伏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带动风电、光伏发电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开展境外电网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带动输变电设备出口。 |
6 |
2015年 |
《中国制造2025》 |
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发展。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术,形成产业化能力。 |
7 |
2015年 |
《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 |
扩大高效配电变压器应用比例,推动生产转型,加强源头管理,推动淘汰高能耗变压器提升高效配电变压器产业化能力,解决关键原材料、基础生产工艺问题,加强配电变压器系统节能技术研究提升配电变压器产业持续创新能力。 |
8 |
2015年 |
《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 |
加快建设现代配电网,满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发展需求,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其中2015年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 |
9 |
2016年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先进核电、高效光电光热、大型风电、高效储能、分布式能源等,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的电力体制机制、新型电网和创新支撑体系;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技术;为实现新能源灵活友好并网和充分消纳,加快安全高效的输电网、可靠灵活的主动配电网以及多种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互动的微电网建设。大力提升高效节能装备技术及应用水平:鼓励研发高效节能设备(产品)及关键零部件,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加速推动降低综合成本。强化轨道交通装备领先地位:推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轻量化、系列化、标准化、平台化发展,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构建现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体系。突破产业关键零部件及绿色智能化集成技术:进一步研发列车牵引制动系统等关键系统和零部件,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完整产业链。 |
10 |
2016年 |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 |
重点发展:新兴软件及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轨道交通专用设备、关键系统及部件、海洋工程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海洋工程平台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中式快速充电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力发电机组零部件、太阳能产品、太阳能生产装备、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智能电网等新能源产业;电机及拖动设备、采矿及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信息节能技术与节能服务等节能环保产业。 |
11 |
2016年 |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
推进“互联网+”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升级改造配电网,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综合调配,充分发挥智能电网在现代能源体系中的作用。 |
12 |
2019年 |
《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完善电网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提升电网汇集和外送清洁能源能力,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和智能化升级。 |
13 |
2019年 |
《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 |
涉及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中的“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太阳能发电装备制造、生物质能利用装备制造、水力发电和抽水蓄能装备制造、核电装备制造、智能电网产品和装备制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