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提示:冷镦成形装备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锻压机械分会、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紧固件分会。其中,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行业规章、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等;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锻压机械分会、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紧固件分会主要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对会员企业提供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和意见等。
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时间 |
部门 |
法律法规及政策 |
相关内容 |
2006.02 |
国务院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
提高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为突破口,通过技术攻关,基本实现高档数控机床、工作母机、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关键材料与关键零部件的自主设计制造。重点研究开发重大装备所需的关键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开发大型及特殊零部件成形及加工技术、通用部件设计制造技术和高精度检测仪器。 |
2012.07 |
国务院 |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 |
2012.12 |
国家统 计局 |
《战略性新 兴产业分类 (2012)(试 行)》 |
“金属成形机床制造”之“高速热镦锻机”、“高速 冷温镦锻机”。 |
2015.05 |
国务院 |
中国制造2025 |
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 |
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加快高档数控 |
|||
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到2025年,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
2016.03 |
国务院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 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 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 |
2016.04 |
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 |
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
紧固件向高精度、高强度、高可靠性、高锁紧、耐腐蚀性、耐高低温、轻量化、长寿命等方向发展。产品成形向高速度、高精度、多工位冷镦成形方向发展;大件产品由热成形向冷温镦锻成形发展;成型基础技术研究向高速冲击载荷下冷温镦锻成形机理、流动应力模型、CAE数值仿真模拟发展。重点开发航空航天紧固件、轿车高性能紧固件、汽车发动机紧固件(连杆螺栓、缸盖螺栓、飞轮螺栓)、高速铁路配套扣件系统,风力发电配套螺栓、特殊异形紧固件、组合螺钉及组合紧固件、不锈钢紧固件、铝钛合金紧固件、碳纤维紧固件、IT产业微型螺钉、自锁类紧固件、化学涂覆类紧固件等。重点攻克大规格紧固件的冷镦机技术和装备,复杂形状紧固件精密成形技术,自动化智能化冷镦精密成形机。 |
2016.05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
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重塑制造业的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等技术,加快网络化制造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推动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对传统制造业全面进行绿色改造,由粗放型制造向集约型制造转变。加强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和试验平台建设,提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共性关键技术水平。发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核电、高铁、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特高压输变电等高端装备和产品。 |
2016.05 |
国家发 展改革 委、工 信部 |
关于实施制 造业升级改 造重大工程 包的通知 |
加快应用清洁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 切削等加工工艺,推动传统基础制造工艺绿色 化发展,降低能耗,节约原辅材料,减少废弃 物排放。 |
2016.08 |
国务院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列为国家重大 科技专项,重点攻克高档数控系统、功能部件 及刀具等关键共性技术和高档数控机床可靠性、精度保持性等关键技术,满足航空航天、汽车领域对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高档数控机床的急需,提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 装备主要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总体技术水平 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国际领先。 |
2016.11 |
国务院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加快高档数控机床与智能加工中心研发与产业化,突破多轴、多通道、高精度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开发和推广应用精密、高速、高效、柔性并具有网络通信等功能的数控高档机床、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系统制造。 |
2016.12 |
工信部、财政部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发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五类关键技术装备。 |
2017.01 |
国家发展改革委 |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 |
将数控机床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 |
2017.11 |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十六部门 |
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 |
加快传统行业民营企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研发制造高档数控机床,培育和提升民营企业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能力。 |
2017.11 |
发改委 |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工艺设备配套能力。加快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关键配套产品的研制及产业化,发展专用生产和检测装备,攻克基础工艺、试验验证等基础共性技术,建立健全基础数据库,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和工业试验验证条件,构建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工艺设备配套供给体系。 |
2018.01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知识产权重点支持产业目录(2018年本) |
目录确定了10个重点产业,细化为62项细分领域,明确了国家重点发展和亟需知识产权支持的重点产业,有利于各部门、地区找准知识产权支撑产业发展中的发力点、高效配置知识产权资源、协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
2018.08 |
工信部、国家标准委 |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
提出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由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向下映射而成,是形成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基本组成单元。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包括“A基础共性”、“B关键技术”、“C行业应用”三个部分。 |
2018.11 |
国家统计局 |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
“金属成形机床制造”属于“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之“2.1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之“2.1.3智能测控装备制造”。 |
2018.12 |
工信部 |
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 |
将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列为杭州市、宁波市的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XZN)